2014年3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牙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中國日報網7月2日報道,本月初,中美高層將在北京召開第六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有外媒分析稱,本次對話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讓大家重新認真思考全球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中美應構建一種更富建設性、更可持續的合作依存關係,都不應依賴對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只有雙方珍視合作依存的機會,才能實現持續繁榮與發展。
  美國《評論彙編》雜誌網站6月26日發表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首席經濟學家Stephen S. Roach的評論文章稱,在中美雙邊摩擦多層面升級的時刻,這次對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對話機會。
  目前,中美兩國被束縛在一個很尷尬的關係里——它們的經濟關係患上了心理學所謂的“病態互依症”。兩國之間的戀愛始於20世紀70年代,之後中國迅速從出口主導型經濟模式中獲益。但這種模式嚴重依賴美國的市場需求。中國廉價的商品也讓收入有限的美國消費者得以平衡收支。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國債,這讓經常債臺高築的美國政府得以彌補其國內儲蓄的空前短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權宜婚姻演變成了一種全面的互依症。雙方都認為它們的關係是理所當然的,併進一步加重了已不平衡的增長模式——美國的資產和信貸泡沫支撐了新一輪消費狂潮,而中國由出口主導的經濟崛起嚴重依賴美國的消費泡沫。
  這種不平衡不斷惡化。與病態互依症的病理一致,中美兩國之間的分界線因此變得模糊起來。過去10年,在華的西方跨國公司的子公司貢獻了超過60%的中國出口累計增額。由此產生了一個經濟領域的身份危機:到底誰是中國,他們還是我們?
  病態互依症中相互指責的癥狀體現在貿易、網絡安全、領土爭議等諸多方面。
  為避免這種病態互依症關係中極具破壞性的結局,中美可以重新構建一種更富建設性、更可持續的合作依存關係。在健康的合作關係中,雙方都不依賴對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都保留自己的身份,同時珍視共同利益。
  即將召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為兩國提供了一個抓住共同機遇的平臺。兩國應該向前邁開一步,簽訂一項旨在強化市場準入規則,最終讓貿易更加自由的雙邊投資協議。這不僅可讓全球服務業經濟最發達的美國抓住中國向消費主導型消費社會演變的良機,也可讓中國吸納美國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輔助中國順利實現經濟再平衡。
  這次對話還應重啟一年前曾開展的網絡安全問題軍方交流。對話應尋求建立基於規則的約束體系,這一點在這個由信息產業推動的全球化時代尤為重要。
  假如中美兩國仍被困在相互依賴症的沼澤中,上述問題就不會有進展。唯有擁抱合作依存的機會,美國這個霸主與中國這個新興力量才能減少衝突、專註於雙方的持續繁榮。
  (遠達)  (原標題:美媒:重新思考中美關係 構建合作依存關係 - 中文國際 - 中國日報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nsfbctj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